国际贸易理论就是各种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观点、理论,其的发展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有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的代理理论,也就是所谓的新贸易理论,最后一阶段则是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前两个阶段的基础是完全竞争市场等的假设,突出了贸易所具备的互利性这一特点,以阐释产业间贸易为其主要内容。新贸易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的,该理论的视角为不完全竞争、技术进步以及规模经济等,而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所站的角度就是专业化分工。
国际贸易理论的四阶段
1、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其在18世纪中期的时候出现,发展基础为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①重商主义。其认为金银是财富的独有形式,而一个国家所拥有的金银数量的多寡也是判断其富裕程度的独有标准。另外,重商主义还认为开展国际贸易是得到金银的主要方式,利用限制进口并奖励出口的方法来为国家争取到贸易顺差,就能够促进金银的流入进而使得该国富裕起来。
②重农学派。自由经济是其核心,这一学派的人觉得让市场均衡得到保证,以及让物价得以稳定的重要机制是所谓的自然秩序。
③绝对优势理论。其的产生基础是生产分工理论,并于18世纪末现世。
④比较优势理论。其的原则是在优势与优势相比的情况下,选择更优的一方。在劣势与劣势相比的情况下,放弃更劣的一方。
⑤保护贸易理论。其出现时间为1841年,而幼稚产业保护论是它的别称。
⑥相互需求理论。2、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其出现时间为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
①要素禀赋论。这一理论内容的核心是:处于两个国家拥有着同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出现比较成本的不同,理由有二。第一是这两个国家所具备的要素充裕度是有差别的,第二是产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有差别。
②里昂惕夫悖论。这一理论虽然未得其系统的理论观点,但其却给予了原有国际分工以及贸易理论高难度的一个挑战。而且其还引起了人们对国际贸易主流思想的反省以及思考,成为了新国际贸易理论出现的一个推动力。3、国际贸易的当代论。
①新生产要素理论。其把自然资源、人力资本以及研究与开发等多种要素都囊括在生产要素的范围内。
②偏好相似理论。其基本观点为⑴产品出口概率的大小,是由该产品在其所在国家内部的需求而定的。⑵两个国家的贸易流向以及流量是由二者需求偏好的接近程度而定的,需求结构的接近度与贸易量成正比。⑶需求结构主要会受平均收入水平的影响。
③动态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以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4、新兴古典贸易理论。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们通过超边际分析法把古典经济学里与分工以及专业化有关的经济思想进行形式化操作,让消费者与生产者得以相结合,从而发展出了该理论。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侵删联系qq:2930304279